位置提示:安徽热线 > 安徽新闻 > 安徽 > --> 皖江北岸兴建“水上门户”
皖江北岸兴建“水上门户”
2012-06-25 18:01
责任编辑:网络转载 来源:安徽日报 我要投搞 打印
【字号

    6月21日,是端午小长假前一天。但是,对于狄庆海来说,这个合家团聚的传统节假日已经被淡忘。

    “新区的建设节奏太快了,我们每天都采取停人不停机的‘三班倒’。 ”狄庆海说。他是郑蒲港新区首个安置房项目“镇淮花园”承建单位的项目部经理。小区一期工程建设6栋多层住宅,将安置260多户家庭,5月1日正式开工。今年底,拆迁户就要入住。 7月份,小区的另两栋26层高的公租房也将开工建设,为即将落户的企业解决职工安置的“后顾之忧”。     

    新区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几乎每晚都会到施工现场,将道路和安置房参建单位召集在一起,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,会议经常开到夜里一两点钟。

    是抢抓区划调整大机遇的紧迫感,点燃了郑蒲港新区的创业激情。 2011年11月,马鞍山市决定在江北产业集中区规划范围内,托管和县姥桥镇、白桥镇,设立郑蒲港新区,迈出区划调整后跨江发展的实质性步伐。今年1月,新区建设正式揭牌,4月,新区起步区6条道路动工,5月,安置房小区动工。围绕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,不断有国内航运业建设和运营龙头企业前来考察洽谈。

    从和县县城沿206省道驱车往南,扑面而来的就是一派火热的创业氛围。道路两侧,“热爱郑蒲港、建设郑蒲港”等标语频繁映入眼帘。进入姥桥镇境内,郑蒲大道、和州大道、镇淮路、联合路等道路正在同步建设,施工车辆频繁进出,路基基本成形。年底将通车的6条道路合围出20平方公里土地,依托即将建设的郑蒲港,布局建设临港物流和临港产业基地,走出一条“以港兴区”的发展路子。

    55岁的程志新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。老程是马鞍山港口建设和运营方面的“行家里手”,在马鞍山港口集团干了20多年,见证了马鞍山港崛起为长江干线十大港口之一。

    2年前,他被委派至郑蒲港务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,负责规划和建设。自从今年初郑浦港新区成立以后,老程明显感觉到工作节奏快了、办事更顺了、效率提高了。目前,郑蒲港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,最快将于三季度正式动工。

    2年来的忙碌和奔波,让老程熟悉了郑蒲港规划区的一草一木。 “这就是郑蒲港一期工程建设的起点。 ”站在江堤上,他指着江滩上一棵不起眼的柳树告诉记者,“一期工程将占用433米岸线,建设3个5000吨级泊位,建成后可形成集装箱15万标准箱、件杂货13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,成为安徽省长江北岸和合肥经济圈最重要的‘水上门户’。 ”

    郑蒲港规划区上游3公里,正在建设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初具规模。老程说,郑蒲大道作为进出郑蒲港的疏港道路已经开工,港口建设一旦启动后将快速推进,计划明年内主体工程完工。届时,马鞍山长江大桥及高速公路连接线也将建成通车,合肥以及周边城市的集装箱将以最经济合理的成本运抵这里,走向全国乃至全球……

    “只要给予必要的引导、支持,郑蒲港一定会成为长江北岸重要的水运枢纽港。”马鞍山市港口局副局长王彦信心满怀:现代化的深水大港和现代化新城区同步崛起,跨江发展的壮美蓝图将变成灿烂现实。(胡旭)

    

安徽热线 2005-2013 www.ahdaily.cn 内容来源正规媒体 不代表本网观点
信息真实性不做承诺 如有不实内容 欢迎举报不良信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网监不良信息报警网监百度广告管家,精准广告支持网站备案
(责编:李凌)